山茱萸为我国常用中药材,药用部位为山茱萸植物的干燥成熟果肉,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,表面鲜红,紫红至暗红色,皱缩,有光泽,味酸涩。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,山茱萸不分等级,干货,果核不超过3%,无杂质、虫蛀、霉变。
此品具有补力助阳、滋阴收敛的特殊医学功效。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记载:“萸肉救脱之功,较参、术、芪更胜……故救脱之药,当以萸肉为第一。”此处的“脱”意指虚脱。
二、倒春寒类代表的药材品种
山茱萸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,具有耐阴、喜光、怕湿的特性。集中分布在秦岭、伏牛山、天目山区。属浙江品质好,河南产量大,远销国内外。山茱萸属于果实类药材,生产过程中中受气候影响较大,是倒春寒代表品种。花蕾能耐零下三十度的低温,而一旦绽放,花蕊却十分娇贵,冰点以下低温足以对其造成伤害。
三、库存大产量减少
山茱萸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,也有人工栽培。野生资源分布区域少,过去主要靠浙江、河南提供商品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于1960-1963年和1977-1984年间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,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以后由市场调节产销。40年来,市场供应比较紧张。自70年代至80年代初,先后有10多个省进行引种栽培,80年代中期大部新产区陆续为市场提供了商品,产量逐年大幅度递增。市场供应已趋于缓和,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的品种。
1970年以前,商品主要靠主产区的野生资源,产不足销,市场供应偏紧。1973年以后,国家对山茱萸产区进行了大力扶持,对野生资源进行垦抚管理,加快了生产发展的步伐。同时人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,江苏、四川、湖北、河北等省区发展较快。到1983年全国山茱萸收购量达到70万公斤,比1970年上升2.5倍。销售62万公斤,比1970年增加1.3倍,市场供应明显好转。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,全国有山茱萸树3000万株以上,年产量可达200万公斤左右,为今后稳定商品市场奠定了基础。
山茱萸在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下,各产区正常收获时,总产量可达2500吨左右,其中河南西峡及周边可产1000-1400吨;陕西可产600吨左右;浙江临安地区可产500吨左右;皖南及其他产区可产200-300吨。
今年由于4月份浙江产区出现霜冻,处于坐果期的山茱萸受到伤害,加之山茱萸行情持续低迷影响产新期农户的采收积极性,产量比正常年份要少。
四、需求递增
山茱萸药用、食用价值都很高,在中医界大量用于补益药物的生产,被列为四十种大宗品种之一。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的传统中成药有:六味地黄丸、全鹿大补丸、金匮肾气丸、锁阳固精丸、左归丸、右归丸等几十个品种。仅生产"六味地黄丸"的各厂家年总需量可达千吨以上,估计全国近几年的年总产量在1500吨左右。它不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,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、饮料、添加剂,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。据此估算,山茱萸的年需求量大约在4500吨以上。
五、周期波动
从山茱萸近25年的价格历史图形中可以看出,该品曾出现两次明显上涨周期。第一个周期(1988年-1998年),最高价是1988年的225元,最低位1990年的14元,随后低价位持续了近9年。第二个周期(1999年至今),山茱萸经历了9年的低价期后,1998年、1999年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及资金的推动下,2000年达到历史最高价350元,2002年由于生产恢复价格跌落至17元,并在此价位上徘徊至2010年。受2010年经济大环境利好的拉动,加之倒春寒、干旱的传闻,部分商家开始关注山茱萸,并且看好它的后市。资金的介入致使,人气的形成,山茱萸行情震荡上行至55元左右,随后受2011年下半年药市环境整体下滑的影响,上升乏力,加之前期库存的货量巨大,行情大幅跳水,下滑至多20元稳定运行。
六、后市预测
山茱萸第一个周期里,上涨2年,低价徘徊9年,第二个周期,上涨2年,低价徘徊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。按照周期循环的趋势,加上供需关系矛盾的显现,山茱萸近几年应该会出现一个上涨趋势。但是,原生态的有规律的周期已经成为历史,博弈周期论来了,上涨行情能否产生,还需要看是否有资金的介入推升。
今年疯涨的覆盆子着实让浙江药材产区红火了一把,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低迷中的山茱萸,惨跌的价位致使农户对其寒心,过山车式的行情令山茱萸成为一个高风险品种,投资需谨慎。